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的收费不规范、押金未及时退还、售后服务差等问题已不是个例,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切实解决消费者的这些“痛点”,需要多方行动、合力破局。企业应当增强责任意识,相关部门应当强化监管执法,行业规范也应提上日程,共同促进共享充电宝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杨玉龙
共享充电宝解决了人们外出时对于手机的“电量焦虑”,但随着用户规模及使用场景的不断扩大,共享充电宝归还后仍计费、强推虚假广告、超限获取个人信息等问题也成了消费者吐槽的“痛点”。(据《法治日报》报道)
“手机不离手”“手机不断电”已经成了人们最普遍的需求,而基于消费需求出现的共享充电宝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“电量焦虑”。但不容忽视的是,与行业发展相伴的,是消费者在租用共享充电宝时遇到的越来越多的问题,如收费不规范、押金未及时退还、售后服务差等。从具体案例来看,有的消费者遭遇了“归还后仍计费”的问题,有的消费者碰到了莫名付费开通会员的情况,还有的消费者租了共享充电宝却不停出现广告弹窗……更有甚者向消费者索要各种权限,带来了个人信息安全隐患。此前,有多名消费者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,称其在使用并归还共享充电宝后被自动扣除数百元会员费,后续经了解才知道之所以被扣费,是因经营者在其提供的用户协议中设置了“租用即默认开通该品牌共享充电宝会员”的条款。
上述共享充电宝行业存在的问题已不是个例,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。切实解决消费者的这些“痛点”,需要多方行动、合力破局。
企业应当增强责任意识。根据《广告法》相关规定,共享充电宝经营企业作为弹窗广告的发布者,负有对内容审核的义务。企业应当充分发挥“审核功能”,强化对推送弹窗广告的内容审核,杜绝“虚假弹窗广告”的出现。企业应当定期维护更新共享充电宝及相关租赁设备和系统,并通过加强内部管理、删除无效“霸王条款”等措施,避免“乱扣费”现象的发生。企业应当切实履行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义务,不过度索权、不滥用消费者个人信息。
相关部门应当强化监管执法。2021年,市场监管总局曾对共享充电宝开展行政指导,进一步完善了行业定价规则。在此基础上,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共享充电宝广告弹窗、格式条款、索取权限、个人信息使用等方面的监管执法,全面监测及时发现苗头问题,系统整治纠正不合理现象,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违规行为,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。
行业规范应提上日程。此前,有专家建议出台共享充电宝行业规范。目前而言,企业可以对技术、运营服务、收费标准等方面进行完善。行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市场发展,积极推进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出台落地,促进共享充电宝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对消费者而言,一方面,应尽量选择租用信誉较好品牌的共享充电宝,并在使用过程中增强权益保护意识,拒绝不合理的权限索取;另一方面,一旦权益受损,可以及时留存证据,以便后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